星二代楊玏:《封神》唯一沒露肌肉的玉面書生,僅三場戲成白月光
《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上映後,坊間流傳着這樣一個段子:有的人表面上是西伯侯的兒子,實際上是東伯侯的兒子。
這說的是楊玏,他在影片中扮演的伯邑考,是李雪健老師飾演的西伯侯姬昌的兒子,而扮演東伯侯的楊立新,是楊玏現實中的爸爸。
前兩天楊玏在微博上發文,稱:西伯侯之子伯邑考,爲東伯侯姜桓楚包場。其工作室藉機玩梗:有些人表面上是西伯侯的兒子,背地裡卻給東伯侯包場。
有網友則夢幼聯動影片中姬昌的臺詞:你是誰的兒子不重要,你是誰才重要。
楊玏在該片中的表現甚是亮眼,完全擯棄了大家對於“星二代”的偏見,他的演技同樣印證了“你是誰的兒子不重要,你是誰才重要”這句話。
片中的“質子團”當初都是挑選的名不見經傳的新人,在劇組裡進行了爲期近兩年的訓練,練肌肉、練力量感、騎馬、射箭……
毫不誇張地說,導演烏爾善不是在請演員來演戲,而是自己在培養演員。
烏導說,現在很多流行的男性形象都偏女性化,過於陰柔和乘巧,不是他想象的《封神》男性角色該有的樣子。
求人不如求己,於是他從全國海選了20名他認爲有原始男性美的年輕人,像彝族小夥子此沙,退伍軍人陳牧馳,國家二級運動員於適等,整整兩年沒接其他工作,就是爲了貼近角色而訓練。
影片宣傳期間質疑聲鋪天蓋地,有人說老瓶裝新酒,沒有新意,大家都耳熟能詳的神話故事不值得去電影院;有人說妲己、殷壽都是老外,不配演中國神話;有人說“質子團”都是新人,演技堪憂,還有人說妲己不美也不媚……
但是騾子是馬拉出來一溜就知道了,從點映開始該片口碑就立住了,之後大家口口相傳,熱度越來越高,目前票房已近13億,豆瓣評分也高達7.8分。
看完之後,腦海裡揮之不去的是炫酷的特效,蕩氣迴腸的史詩故事,以及那些少年們荷爾蒙爆棚的腱子肉。
180+的漢子們,個個身材高大威猛,讓人忍不住膚淺地垂涎他們的皮囊,因爲這些年我們都被白斬雞審美裹挾,久違於精壯、陽剛的型男了。
而在整部影片中,唯有一個人畫風是完全不一樣的,那就是楊玏飾演的伯邑考。
不同於朝歌裡各種蠢蠢欲動的野心、算計、撕殺、冷漠,西岐是父慈子孝、王賢民安、一派祥和。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今天开幕 进博会“朋友圈”再次扩大 规模为历届之最
不同於質子們的粗獷,伯邑考溫潤如玉。
甚至,伯邑考是片中唯一一個用暖色光的角色。
剛出場是在西岐,他伴父親西伯侯查驗農田裡的莊稼收成,爲父親分析前去朝歌晉見的利弊。溫良恭謙,舉止都是恰到好處的優雅,一看就是受教育很好的世家公子。
西伯侯明知此去凶多吉少,但爲了西岐子民他毅然前往。
身分证6个1吃Buffet半价!盘点11月餐饮优惠 秀合照夏慕尼送龙虾
父親臨行時交待他不要擅離西岐,他沒有迴應父親的叮囑,只是回道:盼父親早早歸來。
此處已經爲他將赴朝歌埋下了伏筆。
再次出場,已是在朝歌,他心繫父親和胞弟,果然無法在西岐獨善其身。
姬發被崇應彪等人挑釁圍毆,在姬發處於下風時他挺身而出,用一把弓制服了手裡提着刀的崇應彪。
一介看似文弱的玉面書生,也能在關鍵時刻爲弟弟撐起一片天。
與弟弟匆匆一見,弟弟懵懂無知,深受紂王的PUA,還未分清敵友。而他哀傷藏於眼底,對着弟弟仍是淺淺的、帶着寵溺的微笑。
他來救父親和弟弟,卻只帶了兩匹雪龍駒,一送父還家,二載弟歸鄉。而他自己,從踏入朝歌那一刻起,就沒有想過能活着回去。
第三場,他爲紂王吹篪,妲己翩翩起舞,紂王袒露着健碩的胸膛狂野地捶着鼓,一派歌舞聲平。
一曲奏罷,他一步步陷入大王設下的圈套,鏡頭一切換,他就成了牢房裡紂王端給西伯侯的餐盤裡的肉。
歷版《封神》劇情和人物都有改動,唯獨伯邑考的宿命永遠是被做成肉餅。
影片全長148分鐘,伯邑考只有三場戲,卻成了無數人的意難平。
原著中伯邑考是個大帥哥,是讓妲己都動心的美男子,論顏值,楊玏顯然擔不起這擁有傾世之顏的人設,但他真正詮釋了君子端方、溫潤如玉、聖潔、內斂,世子的責任和擔當、兄長的包容愛護、兒子的孝順和恭謙都體現得淋漓盡致。
他是諸侯之子裡唯一一個沒有露肌肉的,雖然“質子團”的肌肉男們個個有外放的荷爾蒙張力,但他這個身着錦衣華服,連發型都梳得光亮服帖的世家公子,同樣有讓人沉淪的魅力。
尤其是那淺淺的、讓人如沐春風的笑容。
強調「開放中國市場」…大陸進博會今開幕 台企參展20家、較第1屆減約81%
印象最深刻的一齣戲是兄弟重逢的那一場,兩人匆匆一見便要各自面對未知的命運。弟弟開心地騎上馬時,望着弟弟的背影,他的眼裡滿是救父無門的惆悵和決心替父認罪赴死又不忍告訴弟弟的心疼。
但當弟弟轉過身來跟他說話,他立馬收起了眼裡的蒼涼,露出沁人心脾的笑容,這個細節很巧妙,溫潤哥哥的憂傷和在戰場上殺伐決斷的弟弟面對哥哥時的活潑陽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和對比。
2022《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大開眼界賞藝術
雖然戲份不多,楊玏前前後後在劇裡也待了一年多的時間,爲角色減肥減了13斤。
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這個敬業態度值得很多人學習。
包括他爲殷壽吹的那個樂器的手法,他也是專門做過研究的。
有觀衆吐槽說他吹笛子的手法都不對,但這個樂器其實是篪(chí),吹篪時需雙手向內回握。
楊玏的演技得到了他的父親楊立新的真傳,他能把各式各樣的角色都演繹得很鮮活,臺詞功底也很好,字正腔圓。有人說,他和王驍是“星二代”裡最有資格子承父業的。
戲外他爲人也很謙卑,首映禮上他與李雪健復逢,上來就問這位“父親”身體可好,跟李雪健說話時,他也是不自覺地彎腰,表現得十分有禮貌。
這些年楊玏演了不少渣男,人設遭了不少白眼,但演技從來沒有被詬病過,出道14年,他有了《大丈夫》《三十而已》《致青春》《匆匆那年》等諸多代表作。
一個星二代能不能被觀衆認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觀衆最初認識他是因爲他的作品,還是因爲他是某某某的兒子這個名頭。
顯然,楊玏是通過作品讓觀衆熟知的,甚至有的人都不知道他是楊立新的兒子。
戲好、爲人低調,不借着父輩的名氣演自己駕馭不了的角色,這纔是星二代正確的打開方式啊。